工会经费的申报缴纳与数据计算
一、引言
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保障,为了确保工会经费的足额收缴和合理使用,工会经费的申报缴纳和数据计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会经费的申报缴纳和数据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工会经费的相关知识。
二、工会经费的定义和用途
(一)工会经费的定义
工会经费是指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
(二)工会经费的用途
工会经费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工活动支出:包括开展职工教育、文体活动、宣传活动等方面的支出。
2、维权支出:包括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解、困难职工帮扶等方面的支出。
3、业务支出:包括工会自身建设、工会干部培训、工会经费审查等方面的支出。
4、资本性支出:包括工会固定资产购置、维修等方面的支出。
三、工会经费的申报缴纳
(一)工会经费的申报
工会经费的申报是指工会组织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向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工会经费的行为,工会经费的申报期限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具体申报期限由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规定。
(二)工会经费的缴纳
工会经费的缴纳是指工会组织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将申报的工会经费缴纳到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指定的银行账户的行为,工会经费的缴纳期限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具体缴纳期限由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规定。
四、工会经费的数据计算
(一)工会经费的计算基数
工会经费的计算基数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二)工会经费的计提比例
工会经费的计提比例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工会经费的比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每月按照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 2%计提工会经费。
(三)工会经费的计算公式
工会经费的计算公式为:工会经费 = 工资总额 × 计提比例。
五、工会经费的申报缴纳和数据计算的注意事项
(一)申报缴纳的时间和程序
工会经费的申报缴纳时间和程序一般由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申报缴纳工会经费。
(二)计算基数和计提比例的确定
工会经费的计算基数和计提比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计算基数和计提比例。
(三)申报缴纳的凭证和报表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在申报缴纳工会经费时,应当提供合法有效的凭证和报表,如工资表、工会经费计提表等。
(四)税务机关的监督和检查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工会经费申报缴纳和数据计算的监督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责令整改。
六、结论
工会经费的申报缴纳和数据计算是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工会经费的足额收缴和合理使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高度重视工会经费的申报缴纳和数据计算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工会经费的足额收缴和合理使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