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2021年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治理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系统化新阶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实施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数据快速发展的同时,数据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数据泄露、非法收集、滥用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为了应对数据安全风险,我国开始加强数据安全立法。
2017年,国务院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数据安全立法,此后,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就数据安全立法进行调研和讨论,202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布《数据安全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
数据安全法共分为七章,包括总则、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
1、数据分类分级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对数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根据数据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影响程度,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对于不同级别的数据,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2、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数据安全法规定了数据处理者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包括: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保护责任;
(2)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制定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4)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存储、销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5)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报告、调查、处理和整改。
3、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数据安全法要求数据处理者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数据处理者应当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4、个人信息保护
数据安全法强化了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存储、销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5、法律责任
数据安全法对违反数据安全法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实施意义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对我国网络安全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构建数据安全法治体系,数据安全法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法治体系。
2、提高数据安全治理水平,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推动数据处理者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提高数据安全治理水平。
3、保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数据安全法有助于防范和打击数据安全风险,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
4、促进数据产业发展,数据安全法为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有利于推动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治理迈入法治化、规范化、系统化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入贯彻数据安全法,全面构建网络安全新格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中国数据安全法实施时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