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安全法〉出台的国际背景:应对全球数据治理挑战的中国策略》
《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9月1日开始施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全球数据竞争加剧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从国际范围来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争夺数据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1、经济竞争层面
许多发达国家凭借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先发优势,通过大型跨国科技企业大量收集和处理全球数据,美国的一些科技巨头掌控着海量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不仅用于其国内的商业运营,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在数据的挖掘和利用过程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使得其他国家意识到,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本国数据,本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制约,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数字经济规模庞大且发展迅速,为了保障本国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全球数据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势在必行。
2、地缘政治博弈
数据资源的分布和控制也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焦点,一些国家利用数据的跨境流动等问题,试图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干预或者施加影响力,某些西方国家以所谓的“数据安全威胁”为借口,对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无端打压,针对中国的一些高科技企业,限制其数据业务在国际市场的拓展,试图遏制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崛起,中国出台《数据安全法》,有助于建立起本国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抵御这种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的分歧
1、不同国家的治理理念差异
在跨境数据流动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治理理念,欧盟强调保护个人隐私,其《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设定了严格的个人数据保护标准,对数据的跨境传输有着复杂的规定,要求数据接收方所在国家或地区必须具备同等的数据保护水平,而美国则更侧重于促进数据的自由流动,以保障其科技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这种差异导致了国际数据流动治理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国作为一个数据大国,需要在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数据安全法,既能保障本国公民、企业的数据安全和隐私,又能在合理范围内促进数据的跨境流动,开展国际数据合作。
2、国际协调机制的缺失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建立起统一、有效的跨境数据流动协调机制,这就导致了各国在数据跨境流动管理上各自为政,容易产生贸易摩擦和数据安全风险,当企业在不同国家开展数据相关业务时,可能会面临多重标准和监管要求的困扰,中国的《数据安全法》为在这种国际协调机制缺失的情况下,保障本国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有序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为未来参与构建更加合理、公平的国际数据治理协调机制奠定了基础。
网络安全威胁下的数据安全需求
1、跨国网络攻击频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跨国网络攻击日益频繁,黑客组织、网络犯罪团伙甚至一些国家支持的网络攻击行为,目标不仅仅是传统的网络系统,还包括大量的数据资源,一些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数据,如能源、通信、金融等领域的数据,成为攻击的重点目标,一旦这些数据被窃取、篡改或破坏,将对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有助于加强中国对数据的保护,提高应对跨国网络攻击的能力,确保国家关键数据的安全。
2、数据泄露风险
在国际商业活动中,数据泄露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企业由于数据安全管理不善,导致用户数据泄露,不仅损害了用户的权益,也可能对国家的数据安全产生影响,特别是当涉及跨国企业的数据业务时,数据泄露可能会引发跨国的法律、经济和安全问题,中国通过《数据安全法》,能够规范企业的数据安全管理行为,提高整体的数据安全防护水平,降低数据泄露风险,在国际数据治理中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是中国在深刻的国际背景下,为了应对全球数据治理挑战、保障国家数据安全、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以及积极参与国际数据治理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