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微服务架构下的数据不一致问题及解决之道
一、微服务架构对服务扩展的挑战与数据不一致的关联
微服务架构以其将大型单体应用分解为多个小型、独立服务的特性,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备受青睐,这种架构在服务扩展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并且这些挑战与数据不一致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微服务架构中,每个微服务都可以独立进行开发、部署和扩展,当服务需要扩展时,例如增加新的功能模块或者应对更高的负载,可能会涉及到多个微服务的协同工作,由于各个微服务拥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存储,数据的更新和同步就变得复杂起来,不同微服务可能采用不同的数据库技术,如有的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有的使用非关系型数据库,这就导致在数据交互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在一个电商系统中,订单服务和库存服务是两个不同的微服务,当订单服务处理一笔新订单时,需要通知库存服务减少相应商品的库存,如果在高并发场景下,订单服务成功创建了订单,但库存服务由于网络延迟或者自身负载过高未能及时更新库存,就会导致数据不一致,即订单数据显示订单已生成,但库存数据却没有正确反映商品数量的减少。
解决微服务架构中数据不一致的策略
(一)采用分布式事务管理
1、两阶段提交(2PC)
- 两阶段提交协议是一种经典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在第一阶段,事务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事务预处理请求,参与者执行本地事务操作并将执行结果反馈给协调者,如果所有参与者都反馈成功,在第二阶段,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提交事务的请求;如果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反馈失败,协调者则向所有参与者发送回滚事务的请求。
- 2PC存在一些缺点,它是一种阻塞式协议,在第二阶段提交或回滚之前,所有参与者都处于阻塞状态,等待协调者的指令,并且如果协调者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事务处于不确定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补偿事务(TCC)
- TCC将事务分为三个阶段:Try、Confirm和Cancel,在Try阶段,参与者尝试执行事务操作,预留所需资源,在Confirm阶段,如果所有参与者的Try操作都成功,则执行真正的业务操作并提交事务,在Cancel阶段,如果有参与者的Try操作失败,则执行回滚操作,释放预留的资源。
- TCC相对于2PC更加灵活,非阻塞,并且可以更好地适应微服务架构的异步特性,但它需要开发者编写更多的业务逻辑代码来实现Try、Confirm和Cancel操作。
(二)事件驱动架构
1、事件溯源
- 事件溯源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微服务不是直接存储实体的当前状态,而是存储一系列导致实体状态发生变化的事件,对于一个银行账户微服务,不是直接存储账户余额,而是存储诸如“存款100元”“取款50元”等事件。
- 当需要查询账户余额时,通过重放这些事件来计算出当前的账户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的事件都被记录下来,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得到保证,如果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可以通过重新处理事件来修复。
2、基于消息队列的异步通信
- 微服务之间通过消息队列进行异步通信是解决数据不一致的有效手段,当一个微服务产生一个事件(如订单创建事件)时,它将这个事件发送到消息队列中,其他相关的微服务(如库存服务)订阅这个消息队列,当接收到事件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这种异步通信方式可以解耦微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即使在高并发场景下,消息队列可以缓存事件,确保各个微服务按照自己的节奏处理事件,减少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三)数据一致性的最终保障 - 数据对账
1、定期对账
- 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手段来保证数据一致性,都难以完全避免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发生,定期的数据对账是必不可少的,在微服务架构中,可以设置定时任务,对相关微服务的数据进行比对。
- 在电商系统中,可以每天凌晨对订单服务和库存服务的数据进行对账,通过查询订单中的商品数量和库存中的商品数量,找出可能存在的差异,如果发现数据不一致,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进行修复,如以订单数据为准调整库存数据,或者反之。
2、实时对账(部分场景)
- 在一些对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下,还可以采用实时对账的方式,在金融交易系统中,当一笔转账操作涉及多个微服务(如账户转出服务、账户转入服务和交易记录服务)时,可以在交易完成后立即对这几个微服务的数据进行比对,如果发现不一致,及时进行回滚操作或者进行数据修复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微服务架构下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是一个复杂但可解的难题,通过采用分布式事务管理、事件驱动架构以及数据对账等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微服务架构中数据的一致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微服务架构在服务扩展和业务灵活性方面的优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