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单一的多维剖析:成因探究与破局之思》
一、引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涵盖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多个方面,当前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这一现象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效益的最大化发挥,也影响了农村的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深入分析其原因,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服务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单一的原因
(一)规划理念的局限性
1、传统的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往往以满足基本生产需求为导向,在水利设施规划方面,过去主要考虑农田灌溉的需求,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来布局渠道、水闸等设施,这种规划思维下,水利设施的服务对象就主要集中在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农民,而忽略了农村新兴产业如农村电商仓储、农产品加工业等对水资源稳定供应和污水处理的需求。
2、缺乏整体和长远的规划视野,很多农村地区在进行基础设施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转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常住人口减少,且从事的行业日益多元化,但基础设施规划却未能及时调整,仍然以服务原有的、相对单一的传统农业生产者为主。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资金短缺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对象拓展的关键因素,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薄弱,地方财政难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由于缺乏资金,只能优先满足村民日常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到附近集市的基本需求,无力修建高标准、多功能的道路来服务农村旅游、乡村物流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就导致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对象局限于当地村民和传统农业相关产业。
2、投资回报率低使得社会资本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度不高,农村地区人口密度相对城市较低,消费市场规模有限,对于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等,其运营成本相对较高,收益却较少,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往往更倾向于投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能依赖有限的政府资金,难以根据多样化的需求进行建设和服务拓展。
(三)人口结构与社会意识因素
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严重,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的需求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如基本的水电供应、简单的道路通行等,这种人口结构现状使得农村基础设施的服务对象也相应变得单一,缺乏对新兴产业从业者、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的关注。
2、传统的社会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础设施服务对象的拓展,在一些农村地区,村民对基础设施的认识还停留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层面,缺乏对基础设施在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作用的理解,对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很多村民认为只要能打电话、看电视就足够了,不积极支持宽带网络等更高级信息化设施的建设,这使得这些设施难以服务于农村电商、远程教育等更多群体。
(四)管理体制与政策导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较为分散,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这种分散管理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缺乏系统性,难以整合资源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些农村旅游景区的开发中,交通部门负责道路建设,水利部门负责景区内的水利设施管理,但由于缺乏协同,道路的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景区游客流量和旅游车辆通行需求,水利设施也未能与景区的景观打造和游客服务相结合,导致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单一化。
2、政策导向的偏差,长期以来,农村政策在基础设施方面更多地侧重于保障传统农业生产和农村基本生活,对农村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相对较少,在农村电力设施建设方面,政策主要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和传统农业生产用电的价格补贴,对于农村工业、农村电商等用电需求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这使得电力设施的服务对象难以向新兴产业拓展。
三、结论
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单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规划理念、经济水平、人口结构、社会意识以及管理体制和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根本上更新规划理念,以农村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为目标,进行综合性、前瞻性的基础设施规划;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提高投资回报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应对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居民的现代意识;整合管理体制,强化部门协同,调整政策导向,以多元化的需求为导向来建设和管理农村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对象的多元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