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社区矫正队建制管理制度:构建规范、高效的社区矫正体系》
总则
1、目的与依据
- 为了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其相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队建制管理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适用范围
- 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社区矫正队及其工作人员,包括负责社区矫正执法工作的司法行政人员、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
社区矫正队的组织架构
1、队伍组建
- 社区矫正队按照行政区划和社区矫正对象数量进行组建,以县(区)为单位设立社区矫正大队,在乡镇(街道)设立社区矫正中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村(社区)设立社区矫正工作小组。
- 社区矫正大队负责统筹协调本辖区内的社区矫正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对中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 社区矫正中队具体负责本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教育帮扶等工作,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一线执行力量。
- 社区矫正工作小组由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志愿者等组成,协助中队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走访排查等工作。
2、人员配备与职责
- 社区矫正大队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法律、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的司法行政人员担任队长、副队长和执法工作人员,队长负责大队的全面工作,副队长协助队长开展工作,执法工作人员负责具体的社区矫正执法事务,如接收、宣告、监管等。
- 社区矫正中队应配备至少一名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担任中队长,同时根据社区矫正对象数量按比例配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中队长负责中队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负责执法工作的具体实施,社会工作者负责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专业服务,志愿者协助开展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工作。
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
1、接收与宣告
- 社区矫正队应按照法定程序接收社区矫正对象,在接收时,要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文书、身份信息等进行严格审查核对。
- 接收后,应及时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入矫宣告,宣告仪式应庄重严肃,告知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义务、监管规定、奖惩措施等内容,使其明确自己的身份和遵守规定的重要性。
2、监督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日常监管方面,社区矫正队要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对象的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矫正方案、考核奖惩等情况。
-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定位装置等,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实时定位监控,定期开展走访排查工作,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生活、工作和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严格执行请假制度,社区矫正对象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需要请假外出的,社区矫正队要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并做好跟踪管理。
3、考核与奖惩
- 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制度,从遵守监管规定、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定期考核。
- 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社区矫正对象给予表扬、减刑等奖励措施;对违反监管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治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等惩处措施。
教育帮扶工作
1、教育矫正计划
- 社区矫正队应为每个社区矫正对象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正计划,教育矫正计划应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心理状态、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制定,包括法律法规学习、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内容。
2、教育学习与社区服务
- 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定期参加教育学习活动,教育学习可以采用集中授课、个别辅导、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内容涵盖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社会公德等方面。
- 安排社区矫正对象参加社区服务,社区服务项目应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和社区矫正对象的特点进行设置,如环境卫生整治、社区公益活动等,通过社区服务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3、心理辅导与就业帮扶
- 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引入心理服务机构,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心理辅导要关注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需求,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与当地企业、职业培训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等服务,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1、人员管理
- 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制度,从工作业绩、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价。
- 加强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保守工作秘密,公正、廉洁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2、培训体系
- 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知识、社区矫正业务知识、社会工作方法、心理学知识等。
- 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鼓励工作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工作保障与监督
1、工作保障
- 各级政府应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社区矫正队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人员工资等经费需求。
- 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的设施设备保障体系,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如电子定位设备的维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等。
2、监督机制
- 建立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方面,上级社区矫正队要对下级社区矫正队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外部监督方面,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 对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公正、廉洁、高效。
通过建立健全社区矫正队建制管理制度,能够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