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门诊部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管理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总则
1、目的
为加强门诊部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管理,确保医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障医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门诊部医保管理制度及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门诊部内所有涉及医保网络和数据处理的部门及人员。
医保网络安全管理
(一)网络设备管理
1、医保网络相关的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建立设备台账,详细记录设备的型号、配置、购置时间、维护情况等信息。
2、网络设备应放置在安全的机房环境中,机房应具备防火、防潮、防雷、防静电等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对网络设备的配置参数进行定期备份,备份文件应存储在安全的位置,在进行设备配置变更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审批流程,确保变更不会对医保网络安全造成影响。
(二)网络接入管理
1、严格限制医保网络的接入点,只有经过授权的设备和终端才能接入医保网络,对于新增的接入需求,必须提出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由技术人员进行接入配置。
2、接入医保网络的设备必须安装正版的防病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防护软件,并保持及时更新,禁止在医保网络内使用未经许可的无线接入设备。
3、对医保网络的访问采用身份认证机制,为每个合法用户分配唯一的账号和密码,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不得泄露给他人,密码应定期更换,采用复杂度较高的组合,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网络安全监测与应急处理
1、建立医保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网络攻击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制定医保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责任人和应急措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3、当发生医保网络安全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医保管理机构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应详细记录事件的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处理措施等信息。
医保数据保护管理
(一)数据采集与存储管理
1、在医保数据采集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采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认真核对,防止错误数据的录入。
2、医保数据应存储在安全的存储介质中,如服务器硬盘、磁带等,存储介质应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数据存储应采用冗余备份技术,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定期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完整性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损坏的数据。
3、对医保数据的存储期限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到期的数据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在数据销毁过程中,应确保数据无法恢复。
(二)数据使用与传输管理
1、严格限制医保数据的使用范围,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使用医保数据,在使用医保数据时,应遵循合法、合规、必要的原则,不得将医保数据用于其他非法目的。
2、医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应采用加密技术进行保护,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对于涉及大量医保数据的传输,应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采用专线传输等。
3、建立医保数据使用登记制度,对医保数据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员、使用时间、使用目的、数据内容等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数据隐私保护
1、门诊部应高度重视医保数据中的患者隐私保护,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对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如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2、严禁在未经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泄露患者的医保数据隐私信息,对于因工作需要必须接触患者隐私信息的人员,应进行隐私保护培训,增强其隐私保护意识。
3、在数据共享和对外提供医保数据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规定,对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或获得患者的明确授权。
人员管理
1、对涉及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培训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知识、数据保护法规、操作规范等。
2、建立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工作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操作或泄露医保网络和数据信息。
3、对于离职人员,应及时收回其在医保网络和数据处理中的相关权限,并对其使用过的设备和账号进行检查和清理。
监督与检查
1、门诊部应定期对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网络设备安全、数据存储安全、数据使用合规性等方面。
2、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应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管理制度。
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遇国家法律法规或医保政策调整,本制度应相应进行修订。
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门诊部所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