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数据治理原理:构建高质量数据生态的基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数据治理的概念与重要性
数据治理是对数据资产管理行使权力和控制的活动集合(规划、监控和执行),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从企业运营角度来看,有效的数据治理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在一家跨国制造企业中,准确的生产数据可以帮助管理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控制成本,如果数据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原材料的过度采购或者生产环节的延误。
从决策支持方面,高质量的数据是做出明智决策的前提,企业高层在制定战略决策时,依赖于经过治理的数据所提供的洞察,一家电商企业要决定开拓新的市场区域,就需要分析大量的用户数据,包括用户地域分布、消费习惯等,只有数据治理良好,这些数据才可靠,从而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二、数据治理原理的核心要素
1、数据标准管理
- 数据标准是数据治理的基础,它规定了数据的格式、编码规则、取值范围等,在金融行业,对于客户身份信息中的身份证号码,有着严格的格式要求,数据标准管理确保企业内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统一理解和交互,如果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一个部门记录的客户地址采用一种格式,另一个部门采用另一种格式,就会造成数据整合和分析的困难。
- 数据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行业规范、企业业务需求和技术实现能力,要建立数据标准的维护机制,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及时修订和完善数据标准。
2、数据质量管理
- 这一要素关注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等质量特性,准确性是指数据反映客观事实的程度,在销售数据中,产品的销售数量必须与实际出货量相符,完整性要求数据没有缺失值,所有必要的信息都被记录,客户订单信息中如果缺少联系方式,就会影响后续的发货和售后服务。
- 一致性则强调在不同数据源或系统中相同数据的一致性,企业可以通过数据质量评估、数据清洗等手段来提升数据质量,数据质量评估可以定期对数据进行检查,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数据项,数据清洗则是对脏数据进行处理,如纠正错误值、补充缺失值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元数据管理
-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它包括数据的定义、来源、用途等信息,在一个企业的数据仓库中,元数据可以记录每个数据表的创建时间、创建者、包含的字段含义等,元数据管理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管理性。
- 当企业进行数据整合或者数据共享时,元数据可以提供数据的详细信息,方便不同部门或用户正确使用数据,元数据管理也为数据的血缘分析提供了基础,能够追溯数据的来源和处理过程,便于排查数据问题和进行数据审计。
4、数据安全管理
- 保护数据的安全性是数据治理的重要任务,数据安全管理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密性是防止数据被未授权访问,例如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数据必须严格保密,完整性确保数据不被非法篡改,在金融交易数据中,任何对交易金额等数据的非法篡改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 可用性则要求数据在需要时能够正常访问和使用,企业需要建立数据安全策略,如用户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措施来保障数据安全。
三、数据治理原理的实施框架
1、组织架构与职责分配
- 成功的数据治理需要明确的组织架构,企业需要设立数据治理委员会等类似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数据治理的战略、政策和标准,要明确各个部门在数据治理中的职责,IT部门负责数据技术平台的建设和维护,业务部门负责提供数据需求和业务规则。
- 在组织架构中,还需要设置数据管理员等角色,负责数据治理的日常工作,如数据标准的执行监督、数据质量的检查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流程与制度建设
- 建立数据治理的流程是确保治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数据变更流程,当业务发生变化需要对数据结构或数据内容进行变更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申请、评估、审批和实施,制度建设则包括数据治理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
- 如果没有明确的考核制度,数据治理工作可能会被忽视,通过建立考核制度,将数据治理工作与部门或个人的绩效挂钩,可以提高各部门对数据治理的重视程度,激励制度可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数据治理工作,如对提出有效数据改进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
3、技术支撑体系
- 数据治理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数据治理技术平台可以集成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元数据管理等功能模块,数据质量管理工具可以自动化地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数据质量问题。
- 数据仓库技术可以对企业内分散的数据进行整合,为数据治理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环境,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可以保障数据的安全。
数据治理原理涵盖了从数据标准、质量、元数据到安全等多个核心要素,并且需要在组织架构、流程制度和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构建和实施,以实现企业数据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决策水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