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深入探究HDFS存储原理:数据存储策略及其背后的逻辑》
HDFS简介
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HDFS)是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旨在在廉价的硬件上可靠地存储海量数据,它具有高容错性、可扩展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数据领域。
HDFS数据存储策略
(一)数据分块存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原理
- HDFS将文件分割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块(通常为128MB,可配置),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分布式环境中进行存储和处理,当一个文件被上传到HDFS时,它会被按照设定的数据块大小进行切分,一个1GB的文件会被分割成8个128MB的数据块(忽略最后一块可能不足128MB的情况)。
- 这些数据块会被存储在不同的DataNode上,这种分散存储的方式增加了数据的可靠性,因为即使某个DataNode出现故障,也不会导致整个文件不可用。
2、原因
- 从存储管理角度看,分块存储使得HDFS可以更灵活地利用集群中的存储资源,不同的数据块可以根据集群的存储状况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避免了单个大文件可能面临的存储瓶颈问题,如果有一个超大文件直接存储在一个节点上,可能会耗尽该节点的存储空间,而分块存储可以将其分散到多个节点。
- 在数据处理方面,分块存储便于并行处理,像MapReduce这样的计算框架可以针对每个数据块进行独立的计算操作,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二)数据副本存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原理
- HDFS默认会为每个数据块创建多个副本(通常为3个,可配置),这些副本会被存储在不同的DataNode上,当一个数据块被写入到一个DataNode时,它的副本会被发送到其他的DataNode,这些DataNode的选择是基于一定的策略,如机架感知策略。
- 机架感知策略会尽量将副本分布在不同的机架上,如果集群中有多个机架,第一个副本会被放置在本地机架(写入数据的DataNode所在的机架)的一个节点上,第二个副本会被放置在本地机架的另一个节点上,第三个副本会被放置在不同机架的一个节点上。
2、原因
- 可靠性是副本存储的主要目的,在大规模的集群环境中,硬件故障是常见的,通过存储多个副本,即使某个DataNode或者整个机架出现故障,数据仍然可以从其他副本中获取,当一个机架的电源出现故障,存储在该机架上的数据副本虽然不可用,但其他机架上的副本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提高数据的本地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如果计算任务所在的节点能够在本地(同一机架内)获取到数据副本,就可以减少网络传输开销,提高计算效率。
(三)数据存储的层次结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原理
- HDFS采用了一种层次结构来管理数据存储,在最顶层是NameNode,它负责管理文件系统的命名空间,记录文件到数据块的映射关系,以及数据块到DataNode的映射关系,NameNode维护着一个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包括文件的权限、所有者、大小等信息。
- 而DataNode则负责实际的数据块存储,DataNode会定期向NameNode发送心跳信息和数据块报告,告知NameNode自己的状态以及所存储的数据块情况。
2、原因
- 这种层次结构将元数据管理和数据存储分离,NameNode作为元数据的管理者,可以高效地处理文件系统的命名空间操作,如文件的创建、删除、重命名等,由于元数据相对较小(相比于实际的数据量),NameNode可以将其全部加载到内存中,从而实现快速的元数据查询操作。
- DataNode专注于数据块的存储和读写操作,这种分工使得整个HDFS系统在存储海量数据时能够高效运行,通过心跳机制和数据块报告机制,NameNode可以及时了解DataNode的状态,从而对数据的存储和可用性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某个DataNode长时间没有发送心跳信息,NameNode可以判断该DataNode出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重新复制故障DataNode上存储的数据块副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