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入表背景下企业数据治理的内涵与要点解析》
一、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一项至关重要的资产,数据资产入表政策的推进,更是将数据资产的价值在企业财务层面予以正式确认,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的数据治理显得尤为关键。
二、数据资产入表企业数据治理的含义
(一)数据资产的界定与入表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数据资产入表意味着要将符合一定条件的数据资源作为资产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体现,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清晰地识别、计量、记录和报告数据资产,企业要确定哪些数据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像客户数据(包括客户的消费偏好、购买历史等),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精准营销从而带来收益;还有企业的生产数据,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入表对数据资产价值可衡量性的要求。
(二)数据治理为入表提供基础保障
数据治理是为了确保数据的质量、安全性、合规性等多方面要求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对于数据资产入表来说,良好的数据治理能够保证数据资产的准确性,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从而准确地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如果企业的销售数据存在错误,可能会高估或低估数据资产的价值,数据治理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完整的数据集合才能全面反映数据资产的价值,缺失部分数据可能导致对数据资产价值的误判。
三、数据治理的主要内容
(一)数据质量管理
1、数据准确性提升
企业需要建立数据验证机制,例如在数据录入环节设置必要的校验规则,以电商企业为例,在客户订单数据录入时,对客户的地址信息、联系方式等进行格式校验,避免因录入错误导致数据不准确。
2、数据一致性维护
在企业多个部门使用数据时,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如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对客户销售额数据的统计口径应保持一致,否则在评估数据资产价值时会出现混乱。
(二)数据安全管理
1、访问控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企业要根据员工的岗位和职责,设置不同级别的数据访问权限,普通员工只能访问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基础数据,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访问更全面的数据资产信息,防止数据泄露风险。
2、数据加密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无论是在存储还是传输过程中,如金融企业对客户的资金交易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三)数据合规管理
1、法律法规遵循
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数据保护法律法规,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以及我国的相关数据安全法规,确保在数据资产的采集、使用、存储等环节合法合规。
2、行业标准遵循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数据管理标准,企业要遵循这些标准,如医疗行业对患者数据的管理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
四、数据治理的实施流程
(一)数据治理规划
企业要制定数据治理的战略目标,明确数据治理的范围,是涵盖企业全部数据还是特定业务板块的数据,大型制造企业可能先从生产环节的数据治理入手,逐步扩展到销售、研发等环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搭建
建立专门的数据治理团队,包括数据所有者、数据管理员等角色,数据所有者负责确定数据的用途和价值,数据管理员负责具体的数据管理操作。
(三)数据治理技术工具选择
选择合适的数据治理工具,如数据质量管理工具可以自动化地检测数据的质量问题;数据安全管理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访问控制等。
(四)数据治理效果评估
定期对数据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数据治理策略,如果发现数据质量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要分析是治理流程的漏洞还是技术工具的不足,进而进行改进。
五、结论
在数据资产入表的大趋势下,企业的数据治理是确保数据资产能够准确、安全、合规地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体现价值的关键举措,企业需要深入理解数据治理的内涵,从数据质量、安全、合规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的要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