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水池模型: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得力工具》
人力资源水池模型是一种在人力资源规划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模型,它为企业分析和预测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一、人力资源水池模型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水池模型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看作一个“水池”,这个水池中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员,如同水池中的不同水位和不同种类的“水”,在模型中,企业通过对现有人力资源的盘点,了解每个层级、每个岗位类别的人员数量、质量以及他们的流动情况,就像清楚水池的初始水量、水质以及进出水口的流量一样。
二、模型中的供给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内部供给的分层考量
- 在人力资源水池模型中,对于内部供给的分析是分层进行的,对于基层员工,其供给主要受到新员工招聘、内部晋升、员工离职等因素的影响,新员工招聘就像是向水池中注入新的水源,如果企业招聘政策积极,招聘渠道广泛且有效,那么基层员工的供给量就会增加,内部晋升则如同从较低水位将水抽到较高水位,基层员工晋升到中层管理岗位后,基层岗位就会出现空缺,需要通过新招聘或其他员工的调配来补充,而员工离职则是水池的出水口,离职率高会导致基层员工供给减少。
- 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内部供给除了内部晋升外,还涉及到外部引进人才的融合情况,内部晋升的中层管理人员熟悉企业的文化和业务流程,就像水池中原本存在的水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层级,而外部引进的中层管理人员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企业的“水池环境”,如果融合不好,可能会导致人才流失,影响中层管理人员的有效供给。
2、员工发展与流动
- 员工的技能发展也是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重要因素,在水池模型中,员工技能的提升相当于提高了水的“质量”,企业通过培训和开发计划,使员工能够适应更高层次的岗位要求,从而增加了内部供给的潜力,一个具有基本编程技能的员工,经过企业的专业培训,掌握了高级编程技术,就有机会晋升到高级程序员岗位,这就为高级程序员岗位的供给提供了内部来源。
- 员工的横向流动同样不可忽视,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员调动,就像水池中不同区域之间的水流交换,这种横向流动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各个部门的人力资源供给状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模型中的需求分析
1、基于战略的需求预测
- 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的重要依据,如果企业采取扩张战略,例如进入新的市场或开展新的业务线,就像需要扩大水池的容量一样,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都会增加,对于新市场的开拓,可能需要更多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销售人员和熟悉当地市场情况的管理人员;对于新业务线的开展,可能需要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
- 战略转型也会对人力资源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当企业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时,对具有数字化技术、工业互联网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需求就会急剧上升,而传统生产岗位的人员需求可能会减少。
2、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 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市场竞争加剧、技术革新等,也会影响人力资源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可能需要更多的营销人才和创新人才来提升竞争力,技术革新使得企业对掌握新技术的员工需求大增,例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人工智能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新兴岗位人才的需求不断涌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四、人力资源水池模型的动态平衡
人力资源水池模型强调的是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企业需要不断监测水池的“进出水量”,即人力资源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同时根据企业战略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水池的“容量”和“水质”,也就是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和人员素质要求,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如招聘计划、培训与开发计划、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措施,使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在动态中达到平衡,确保企业拥有合适的人才队伍,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人力资源水池模型为企业全面、系统地规划人力资源提供了一个直观而有效的框架,有助于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