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赋能农业: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一、作物生长监测与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生长状况评估
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通过对作物图像的采集和分析,精确地评估作物的生长状况,利用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获取大面积农田的图像,然后借助计算机视觉算法对图像中的作物高度、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等关键指标进行测量,对于叶面积指数的计算,计算机视觉能够识别出叶片的轮廓,通过像素统计等方法得出准确数值,这有助于农民及时了解作物是否生长过密或过疏,从而合理调整种植密度,优化作物生长环境。
(二)营养缺乏与病虫害检测
1、营养缺乏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营养元素缺乏会在叶片颜色、形态等方面表现出特定的症状,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识别这些细微变化,当作物缺乏氮元素时,叶片通常会变黄,计算机视觉通过分析叶片的颜色直方图,对比正常叶片的颜色特征,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作物是否缺氮,进而指导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过度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病虫害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计算机视觉在病虫害检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可以对作物叶片、果实等部位进行细致观察,识别出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针对苹果树上的苹果蠹蛾虫害,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通过分析苹果表面的蛀孔、虫粪痕迹以及叶片上的虫害咬痕等特征,准确判断虫害的发生情况,这使得农民能够在病虫害初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农产品品质检测与分级
(一)外观品质检测
在农产品收获后,计算机视觉技术可用于检测其外观品质,以水果为例,它可以识别水果的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缺陷等特征,对于水果的大小和形状检测,计算机视觉通过图像中的轮廓识别和尺寸测量算法,能够快速筛选出不符合标准的果实,在颜色检测方面,能够准确判断水果的成熟度,确保上市水果的色泽均匀、成熟度适宜,对于表面缺陷,如划痕、腐烂等,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图像的纹理特征,将有缺陷的农产品与优质产品区分开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内部品质评估
除了外观品质,计算机视觉技术还能对农产品的内部品质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在鸡蛋品质检测中,通过近红外成像技术结合计算机视觉算法,可以对鸡蛋的内部结构,如蛋清、蛋黄的比例,是否存在血斑等进行检测,对于水果内部的糖分含量,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分析水果的光学特性,建立与糖分含量相关的模型,实现对水果内部品质的无损检测,这对于农产品的精准定价和优质优价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业机器人视觉导航与操作
(一)田间作业机器人导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农业机器人在田间作业时,需要精确的导航系统,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农业机器人提供了视觉导航能力,除草机器人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识别作物行与杂草的区别,沿着作物行精准移动,只对杂草进行清除,避免对作物造成伤害,这种视觉导航系统利用图像中的作物特征,如作物的颜色、纹理等,构建导航路径,使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农田环境中自主行驶,提高田间作业的效率和精准度。
(二)果实采摘操作
在果实采摘方面,计算机视觉技术帮助机器人准确识别果实的位置、成熟度和大小等信息,在葡萄采摘机器人中,计算机视觉系统首先识别葡萄串的位置,然后根据葡萄的颜色判断其成熟度,再结合大小信息确定最佳的采摘点和采摘力度,这不仅提高了采摘效率,而且减少了对果实和植株的损伤,解决了农业劳动力短缺背景下的果实采摘难题。
计算机视觉在农业中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入,它为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有望推动农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