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核心思想,什么是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区别

欧气 2 0

《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差异背后的核心内涵与实践意义》

一、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CI)

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核心思想,什么是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核心思想

1、频繁集成

- 持续集成强调开发人员频繁地将代码集成到共享的主代码库中,开发团队可能每天多次将各自编写的代码合并到主分支,这有助于尽早发现集成问题,避免在项目后期出现大规模的代码冲突,假设一个大型软件开发项目,有多个开发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模块,如果每个小组都独立开发很长时间后再进行集成,很可能会出现诸如接口不匹配、函数调用错误等大量问题,而通过持续集成,每次小的代码更新都及时合并,就可以快速定位和解决这些问题。

2、自动化构建和测试

- 每一次代码集成都会触发自动化构建过程,包括编译代码、运行单元测试等,以Java开发为例,Maven或Gradle等构建工具可以自动编译项目中的源代码,并执行编写好的JUnit单元测试用例,这种自动化的构建和测试机制能够确保新集成的代码没有破坏现有的功能,如果构建失败或者测试不通过,开发人员可以立即收到反馈并进行修复,从而保持代码库的健康状态。

(二)具体实践

1、版本控制系统集成

- 持续集成工具通常与版本控制系统(如Git)紧密集成,开发人员从代码库中获取最新代码,在本地进行开发后将代码提交回主代码库,在Git工作流程中,开发人员可能在自己的特性分支上进行开发,完成功能后将特性分支合并到主分支或开发分支,这个过程会触发持续集成服务器(如Jenkins、Travis CI等)的构建任务。

2、构建服务器配置

- 构建服务器负责执行自动化构建和测试任务,需要对构建服务器进行配置,包括安装项目所需的依赖项、设置构建脚本等,以一个基于Node.js的项目为例,构建服务器需要安装Node.js运行环境,然后根据项目中的package.json文件安装各种依赖模块,最后执行构建脚本(如运行Webpack进行代码打包)和测试脚本(如使用Mocha进行单元测试)。

3、反馈机制

- 持续集成提供快速的反馈机制,当构建失败或测试不通过时,持续集成工具会通知相关的开发人员,通知方式可以是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如Slack)或者在项目管理工具(如Jira)中创建问题,这种及时的反馈有助于开发人员迅速定位问题并进行修复,减少问题在代码库中存在的时间,提高开发效率。

二、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CD)

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核心思想,什么是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核心思想

1、在任何时间可发布

- 持续交付的目标是让软件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可发布的状态,这意味着软件的构建、测试、集成等流程都已经完成,并且通过了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检测,一个电商平台的开发团队,通过持续交付的实践,能够确保在业务需求发生变化时(如促销活动需要新功能上线),可以随时将已经开发和测试好的功能部署到生产环境中,而不需要再进行长时间的准备和修复工作。

2、自动化部署管道

- 持续交付建立了一个自动化的部署管道,涵盖从开发环境到生产环境的各个阶段,这个管道包括将代码部署到测试环境进行各种测试(如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验收测试等),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自动决定是否将代码推进到下一个环境,如预生产环境,最后到生产环境,整个过程是自动化的,减少了人为错误,提高了部署的速度和可靠性。

(二)具体实践

1、环境管理

- 在持续交付中,需要精心管理不同的环境,开发环境、测试环境、预生产环境和生产环境都有各自的配置要求,测试环境可能需要模拟生产环境的各种数据和配置,但又不能完全相同,以确保在测试过程中既能发现问题又不会影响生产数据,环境的自动化创建和配置是持续交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工具(如Docker容器技术)可以方便地创建和管理这些环境。

2、测试策略

- 除了单元测试之外,持续交付还强调在不同环境下的多种测试,在测试环境中,集成测试用于检查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是否正常,系统测试则从整体上评估软件系统是否满足功能和非功能需求,用户验收测试则由最终用户或相关业务人员参与,确保软件符合业务需求,这些测试都需要在自动化部署管道中有序进行,并且测试结果要能够准确反馈给开发团队,以便及时修复问题。

3、发布管理

- 持续交付中的发布管理涉及到决定何时将软件发布到生产环境,这需要综合考虑业务需求、测试结果、风险评估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在测试环境中发现了一个小的问题,但有紧急的业务需求需要上线新功能,发布管理团队需要权衡是先修复问题再发布还是带着小风险先发布,然后再进行修复,发布过程本身也是自动化的,确保在不同环境之间的平稳过渡。

三、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的区别

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核心思想,什么是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目标差异

1、持续集成主要关注代码的集成和基本的质量保证,确保新代码与现有代码库的融合没有问题,重点在于开发过程中的代码健康,而持续交付的目标更为宏观,是要确保软件在整个开发生命周期内随时可发布,它关注的是从开发到生产的完整流程的可操作性。

2、在一个移动应用开发项目中,持续集成保证开发人员编写的新功能代码能够与原有的代码基础正确集成,单元测试通过,而持续交付则要考虑这个移动应用从开发环境经过测试环境(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最终能够顺利发布到应用商店的整个流程。

(二)流程范围

1、持续集成的流程主要集中在代码的集成和初步测试阶段,涉及开发人员频繁提交代码、自动化构建和单元测试等环节,持续交付的流程则涵盖了从代码集成之后的所有环节,包括更广泛的测试(如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验收测试等)、环境部署以及最终的发布决策。

2、以一个Web开发项目为例,持续集成可能只涉及开发人员将代码提交到代码库后,构建服务器进行编译和单元测试的过程,而持续交付则包括将代码部署到测试服务器进行各种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部署到预生产服务器进行最后的验证,直到最终发布到生产服务器的整个流程。

(三)自动化程度的侧重

1、持续集成更侧重于代码集成和单元测试的自动化,它确保每次代码提交都能自动触发构建和单元测试过程,及时发现代码层面的问题,持续交付则在持续集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个部署管道的自动化,包括不同环境之间的部署、各种测试的自动化执行以及发布过程的自动化。

2、持续集成中的自动化主要是围绕着开发人员的代码提交行为,像在一个Java项目中,开发人员每次提交代码到Git仓库,Jenkins就自动编译代码并运行JUnit单元测试,而持续交付的自动化则体现在从测试环境到生产环境的整个流程中,如通过自动化脚本将经过测试的代码从测试环境自动部署到预生产环境,再到生产环境。

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虽然有区别,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持续集成是持续交付的基础,只有确保代码的频繁集成和基本质量,才能实现持续交付所追求的随时可发布的目标,在现代软件开发过程中,两者都是提高软件质量、加快软件交付速度的重要实践方法。

标签: #持续集成 #持续交付 #核心思想 #区别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