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现状、挑战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引言
随着云南农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粪污问题成为了影响环境和资源利用的重要因素,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在云南的开展,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云南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的现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政策支持与规划引领
云南省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政策,这些政策从资金补贴、技术指导、项目扶持等多个方面,鼓励各县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各县也根据自身的养殖规模、地理环境和农业发展需求,制定了相应的整县推进规划,一些养殖大县明确了以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为主要方向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规划了不同规模养殖场的改造升级时间表。
(二)技术模式探索与应用
1、沼气工程技术
在云南的许多县,沼气工程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将畜禽粪污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供气,满足养殖场自身能源需求或周边农户的生活用气,发酵后的沼渣和沼液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作物种植,某县的大型养猪场建立了沼气工程,不仅解决了粪污处理问题,还通过沼气发电为养殖场节省了大量的电费支出。
2、有机肥生产技术
利用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也是云南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模式,一些企业和合作社采用堆肥、生物发酵等技术,将粪污转化为高效、安全的有机肥,这些有机肥不仅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还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在一些水果和蔬菜种植大县,有机肥的推广使用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
(三)示范项目带动效应
云南省建立了多个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这些项目在整县推进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示范项目展示了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更多的养殖场和企业参与到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中来,某示范项目将养殖场的粪污处理与周边果园的生态循环相结合,形成了“猪 - 沼 - 果”的生态模式,周边养殖户纷纷效仿,推动了全县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的提升。
三、云南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面临的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资金短缺
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养殖场的设施改造、设备购置、技术研发等方面,虽然有政府的补贴,但对于一些小型养殖场来说,仍然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部分县的财政实力有限,难以提供更多的配套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县推进的速度。
(二)技术推广难度大
尽管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困难,一些养殖场主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和信任,担心技术应用会影响养殖效益;部分地区的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导致技术应用效果不佳。
(三)市场机制不完善
有机肥市场在云南还不够成熟,存在市场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等问题,这使得一些以生产有机肥为主要资源化利用方式的企业面临经营风险,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粪污资源化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四、云南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加大资金投入与多元化融资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PPP模式(公私合营模式)等,吸引企业投资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缓解资金压力。
(二)加强技术培训与服务体系建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组织开展针对养殖场主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活动,提高他们对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技术推广站的建设,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为养殖场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完善市场机制
加强对有机肥市场的培育,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推广等方式,提高农户对有机肥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稳定市场需求,建立健全粪污资源化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部门协作与区域合作
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需要农业、环保、财政等多个部门的协作配合,各部门应明确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云南各地区之间也可以开展区域合作,共享技术、经验和资源,共同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发展。
五、结论
云南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推广、完善市场机制和加强部门协作等措施,云南有望在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解决畜禽粪污带来的环境问题,还能将其转化为宝贵的资源,推动农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为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