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
随着我国政务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加强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我国政府制定了《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本文将对该《办法》进行解读,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参考。
1、总则
《办法》明确了政务信息安全的定义、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和责任主体,政务信息安全是指保护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确保政务信息资源的安全、可靠、可控,适用范围涵盖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政务信息系统,工作原则包括:依法管理、安全可控、预防为主、综合保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组织与管理
(1)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安全组织体系,各级政府应当成立政务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政务信息安全工作,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推进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2)制定政务信息安全规划,各级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政务信息安全规划,明确政务信息安全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3、信息安全制度
(1)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
(2)加强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包括安全评估、安全审计、安全监测、安全运维等。
4、信息安全技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推进政务信息安全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高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2)推广应用信息安全技术,推广使用密码技术、安全协议、安全算法等,提高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
5、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与引进
(1)加强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信息安全人才队伍素质。
(2)引进高端信息安全人才,加大高端信息安全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6、信息安全监督与检查
(1)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安全监督机制,对政务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严肃查处信息安全违规行为,对违反政务信息安全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实施与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办法》得到有效实施。
2、加大政策支持,加大对政务信息安全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政务信息安全保障。
3、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为政务信息安全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4、加强宣传培训,加强政务信息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务信息安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办法》精神,切实加强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为政务数字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标签: #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