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我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规范网络信息收集、使用、处理和公开等活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民法典》对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将从民法典的视角出发,对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进行探讨。
隐私权的法律地位
《民法典》第102条明确规定了隐私权的法律地位,即公民享有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与特定人的身份相关的个人信息不受非法收集、使用、处理和公开的权利,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对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以下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信息收集与处理
《民法典》第103条规定,个人信息收集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超出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应当明确告知被收集者收集的目的、方式、范围等信息,并取得被收集者的同意。
2、信息存储与传输
《民法典》第104条规定,个人信息存储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个人信息传输时,应当采用加密等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3、信息公开与使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民法典》第105条规定,个人信息公开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超出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开个人信息。
4、信息删除与更正
《民法典》第106条规定,个人信息收集者、处理者发现个人信息有错误的,应当及时更正;被收集者要求更正的,应当及时予以更正,个人信息收集者、处理者发现个人信息已不再必要的,应当及时删除。
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实践
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涌现出大量涉及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案例,以下列举几个典型案例:
1、案例一:某网站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被认定为侵犯隐私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案例二:某公司非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用于商业活动,被认定为侵犯个人信息保护。
3、案例三:某银行泄露客户个人信息,被认定为侵犯隐私权。
《民法典》对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规范网络信息收集、使用、处理和公开等活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严厉打击侵犯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的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标签: #民法典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