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关系:关系是关系数据库中的一种基本数据结构,它由行和列组成,类似于二维表格,每一行代表一个实体,每一列代表实体的一个属性,一个学生关系包含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等属性。
2、属性:属性是描述实体的特征,它具有名称、类型和取值范围,在学生关系中,“学号”是一个属性,其类型为整数,取值范围为0到999999。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元组:元组是关系中的一行,它表示一个实体的具体信息,在学生关系中,“张三”、“男”、“20200101”构成一个元组。
4、关系模式:关系模式是关系的结构定义,包括关系的名称和属性集合,学生关系模式为: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班级)。
5、关系实例:关系实例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具体值,它反映了实体集合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某一时刻的学生关系实例可能包含张三、李四、王五等学生的信息。
6、范围规则:关系数据库中,关系必须满足以下范围规则:
(1)列的顺序无关紧要;
(2)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列;
(4)表中不允许有部分空值。
关系运算
1、选择运算:选择运算从关系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选择运算符为σ(Selection),其格式为:σF(R),其中F为选择条件,R为关系。
2、投影运算:投影运算从关系中选取一部分属性,形成一个新的关系,投影运算符为π(Projection),其格式为:πA(R),其中A为属性集合,R为关系。
3、连接运算:连接运算将两个关系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新的关系,连接运算符为⨝(Join),其格式为:R⨝S,其中R和S为两个关系,⨝表示连接操作。
4、自然连接:自然连接是连接运算的一种特殊情况,它要求两个关系具有相同的属性名,并且只连接这些属性,自然连接运算符为⨝N(Natural Join),其格式为:R⨝N S。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并运算:并运算将两个关系合并成一个新关系,新关系中包含两个关系中的所有元组,并运算符为∪(Union),其格式为:R∪S。
6、差运算:差运算从第一个关系中选取不属于第二个关系的元组,形成一个新的关系,差运算符为∖(Difference),其格式为:R∖S。
7、交运算:交运算从两个关系中选取同时存在于两个关系中的元组,形成一个新的关系,交运算符为∩(Intersection),其格式为:R∩S。
关系数据库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据管理的技术,它具有简单、直观、灵活等优点,通过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关系运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关系数据库技术,为数据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标签: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运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