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村(社区)后备干部编制概述
村(社区)后备干部是指在农村(社区)基层组织中,具有较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群众基础,能够在村级(社区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居委会)等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为乡村振兴、社区治理贡献力量的人员,在我国,村(社区)后备干部编制主要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聘用制三种。
村(社区)后备干部编制分类
1、行政编制
行政编制是指村(社区)后备干部在村级(社区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居委会)等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行政编制具有以下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身份稳定,享有公务员各项待遇;
(2)晋升空间较大,可通过公务员考试晋升为乡镇(街道)领导干部;
(3)工作职责明确,负责村级(社区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居委会)等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
2、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是指村(社区)后备干部在村级(社区级)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等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待遇,事业编制具有以下特点:
(1)工作性质与行政编制相似,负责村级(社区级)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等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
(2)晋升空间相对较小,晋升途径较为单一;
(3)待遇相对较低,但享有事业单位各项福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聘用制
聘用制是指村(社区)后备干部在村级(社区级)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不享受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待遇,聘用制具有以下特点:
(1)工作性质与行政编制、事业编制相似,负责村级(社区级)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
(2)晋升空间较小,晋升途径单一;
(3)待遇相对较低,但享有村级(社区级)组织各项福利。
村(社区)后备干部职责
1、党组织建设:负责村级(社区级)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
2、村级(社区级)治理:参与村级(社区级)事务管理,推动乡村(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产业发展:推动乡村(社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社会事务:负责乡村(社区级)社会事务管理,提高群众满意度;
5、民生保障:关注民生,推动民生保障事业发展。
村(社区)后备干部晋升路径
1、公务员考试:通过公务员考试晋升为乡镇(街道)领导干部;
2、事业单位招聘:通过事业单位招聘晋升为事业单位领导干部;
3、聘用制晋升:通过村级(社区级)组织考核,晋升为村级(社区级)组织领导干部。
村(社区)后备干部编制在我国基层组织中具有重要地位,了解村(社区)后备干部编制分类、职责与晋升路径,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标签: #村(社区)后备干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