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库概述
1、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系统软件。
3、数据模型:描述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的概念模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系数据库
1、关系模型:以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2、关系代数:对关系进行操作的代数系统。
3、关系演算:基于谓词逻辑的关系查询语言。
4、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查询语言。
SQL语言
1、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结构。
2、数据操纵语言(DML):用于插入、删除、更新和查询数据。
3、数据控制语言(DCL):用于控制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4、常用SQL语句:
(1)创建表: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1 数据类型1,列名2 数据类型2,...);
(2)插入数据:INSERT INTO 表名 (列名1,列名2,...) VALUES (值1,值2,...);
(3)删除数据: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更新数据:UPDATE 表名 SET 列名1=值1,列名2=值2,... WHERE 条件;
(5)查询数据:SELECT 列名1,列名2,...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事务管理
1、事务:数据库操作的基本单位,确保数据库的一致性。
2、事务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ACID)。
3、事务管理:通过事务日志实现事务的恢复。
视图
1、视图:虚拟表,包含查询语句的结果集。
2、视图的作用:简化查询、封装复杂的查询逻辑、提高安全性。
3、创建视图:CREATE VIEW 视图名 AS SELECT 列名1,列名2,...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存储过程
1、存储过程:预先编译好的SQL语句集合,存储在数据库中。
2、存储过程的作用:提高数据库执行效率、封装复杂的业务逻辑。
3、创建存储过程: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AS BEGIN ...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触发器
1、触发器:数据库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在数据库表上的特定事件发生时自动执行。
2、触发器的作用: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3、创建触发器:CREATE TRIGGER 触发器名 ON 表名 FOR INSERT/UPDATE/DELETE AS BEGIN ... END;
索引
1、索引:数据库表中的一种数据结构,提高查询效率。
2、索引类型:单列索引、复合索引、全文索引等。
3、索引优化:合理创建索引、删除无用的索引。
数据库安全
1、数据库安全: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受未授权访问、篡改和泄露。
2、安全措施:用户权限管理、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审计等。
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掌握数据库原理有助于提高数据库应用水平,本文对数据库原理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了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享,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标签: #数据库原理题库及答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