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处理服务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规范数据处理服务行为,保障数据安全,维护数据主体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数据处理服务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本文将从协议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协议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处理服务的法律地位和基本要求,为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进一步规范数据处理服务行为,我国出台了《数据处理服务协议》。
1、数据处理服务定义
协议明确了数据处理服务的定义,即数据处理服务是指数据处理服务提供者依据数据主体授权,对数据主体提供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分析、传输、删除等活动的行为。
2、数据主体权益保护
协议强调数据主体权益保护,要求数据处理服务提供者:
(1)尊重数据主体知情权,充分告知数据主体数据处理的目的、方式、范围等信息;
(2)尊重数据主体选择权,允许数据主体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授权、撤销授权;
(3)尊重数据主体更正权,及时更正数据主体提供的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尊重数据主体删除权,根据数据主体的请求删除其数据。
3、数据安全保护
协议对数据安全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数据处理服务提供者: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处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2)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破坏;
(3)定期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4、跨境数据传输
协议对跨境数据传输提出了严格限制,要求数据处理服务提供者在跨境传输数据前,必须依法取得数据主体同意,并确保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责任追究
协议明确了数据处理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对违反协议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
协议实施意义
1、规范数据处理服务行为,保障数据安全,维护数据主体合法权益;
2、促进数据处理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数据处理服务水平;
3、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4、提升我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全球数据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数据处理服务协议》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处理服务行业迈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数据处理服务行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标签: #数据处理服务协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