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合规风险审查工作,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合规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内部规章制度、行业标准等,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声誉损害、法律责任等风险。
第三条 企业合规风险审查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合规原则:以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内部规章制度、行业标准为依据,确保审查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全面性原则: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合规风险进行全面审查,不留死角。
(三)客观性原则:审查过程中,应保持客观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四)及时性原则:对合规风险及时发现、报告、评估、处置,防止风险扩大。
第四条 企业合规风险审查工作由企业合规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审查范围与内容
第五条 企业合规风险审查范围包括:
(一)法律法规和政策风险:审查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二)合同风险:审查企业签订的各类合同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三)内部控制风险: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情况是否到位。
(四)合规文化建设风险:审查企业合规文化建设情况,是否存在合规意识淡薄、合规氛围不浓厚等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五)其他合规风险:审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其他合规风险。
第六条 企业合规风险审查内容主要包括:
(一)审查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二)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情况是否到位。
(三)审查企业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环节是否存在风险。
(四)审查企业合规文化建设情况,是否存在合规意识淡薄、合规氛围不浓厚等问题。
(五)审查企业对外投资、融资、担保等重大经营活动是否存在合规风险。
第三章 审查程序
第七条 企业合规风险审查程序分为以下步骤:
(一)立项:合规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审查项目。
(二)调查:合规管理部门对企业合规风险进行初步调查,了解风险情况。
(三)评估:合规管理部门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四)报告:合规管理部门将评估结果报告给企业领导。
(五)处置:企业领导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采取处置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六)合规管理部门对审查过程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
第四章 审查结果与应用
第八条 企业合规风险审查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责任人。
第九条 对存在合规风险的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整改。
(二)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整改到位。
(三)对整改不力的,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条 企业合规风险审查结果应当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评价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企业合规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企业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企业领导批准。
第十三条 本办法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准。
标签: #合规风险审查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