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为确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提高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报表制度,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旨在明确数据质量控制流程,规范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发布等环节,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数据质量控制目标
1、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客观反映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减少误差,确保数据质量;
3、保障统计数据完整性,全面反映各项指标;
4、确保统计数据及时性,满足社会各界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的需求。
数据质量控制流程
1、数据采集
(1)制定统计报表制度:明确统计指标、统计口径、统计范围、统计频率等,确保统计数据的统一性和可比性。
(2)加强基层统计力量: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3)数据审核: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审核,剔除异常数据,确保数据质量。
2、数据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剔除重复数据、填补缺失数据、修正错误数据等。
(2)数据校验: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校验,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3)数据汇总:根据统计报表制度,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形成统计报表。
3、数据分析
(1)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问题。
(2)专题分析: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4、数据发布
(1)数据审核: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发布渠道: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发布统计数据。
(3)发布形式:采用图表、文字等形式,便于社会各界了解和使用。
制度执行与监督
1、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2、定期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质量问题。
3、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4、对违反数据质量控制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本规范旨在规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流程,提高数据质量,为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本规范,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评论列表